
“锁死”对华关税?特朗普半场开香槟,中方直接扯下美方遮羞布
顾正龙
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已经结束,但有两个情况出乎外界的预料。第一个情况,出现在对华关税问题上。当地时间6月11日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称,美方将在下周和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议。与此同时,在被问及美国是否不会调整当前的对华关税税率时,卢特尼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。
按照卢特尼克的说法, 即便中美最终没有达成关税协议,美国对华55%关税不会再改变。他的这番表态,也在当天被特朗普重复了一遍。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,“美国对中国一共征收55%关税,中国则对美国征收10%关税。”那么,卢特尼克和特朗普的这种说法对吗?
答案显然是否定的,二人的说法,完全是在误导国际认知,同时营造美方在会谈中是“胜利者”的假象。要知道,日内瓦经贸会谈结束后,中美发布联合声明,其中就提到双方互降110%的关税,即美国对华145%关税降至30%,中国对美125%关税降至10%。至于剩下的关税争端,则留在90天的暂缓期内,中美通过会谈的方式解决。
如今,美方宣布将维持55%关税,并且大有一副彻底“锁死”对华关税的姿态,但实际上行不通。一方面,美方口中的55%关税,说到底是将旧账加在一起,具体为10%的基准关税,加上20%“芬太尼税”,以及特朗普上个任期对华征收的25%关税。简单来说,这次伦敦会谈,并没有改变日内瓦联合声明之后的关税税率。
另一方面,眼下中美经贸90天“休战期”已过去一个月的时间,按照双方在日内瓦会谈中达成的共识,两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必然会就关税争端展开磋商。眼下,关税政策给特朗普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,支持率也一路下滑,情况若是持续下去,必然会影响接下来的中期选举。因此,对特朗普来说,显然不愿看到90天过后,中美关税争端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情况的出现。
第二个情况,则是好大喜功的特朗普“半场开香槟”。11日一大早,特朗普就公开表示,“中美达成了协议,美国必要稀土将会获得中国供应。”对于所谓“协议”,特朗普并没有对外公布其中的细节。对此,我外交部发言人12日回应此事时,没有证实这一说法。
至于特朗普口中的所谓“中国将向美国供应稀土”,中方则是直接扯下了美方的遮羞布。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表示,中方已经批准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申请。与此同时,《华盛顿邮报》则报道称,“中方只同意放宽稀土出口6个月,以此来维持谈判筹码”。除此之外,美财长贝森特在11日的国会听证会上透露,伦敦会谈不会以放宽美国芯片出口,来换取中国解除对美稀土出口的限制。
上述种种迹象,都可以看出,特朗普有关稀土的表态,显然有夸大事实的成分。换言之,美方想要获得中国稀土,依旧是要按照目前的流程来走,并不是特朗普口中所说的想要就必给。更何况,在美方还在维持对华30%关税的情况下,中方一旦轻易打出“稀土牌”,只会任凭美方宰割。
有分析认为,特朗普政府实施的“对等关税”,本质上是以“升级换降级”。具体而言,美方先用关税作为谈判条件来威胁其他国家,然后通过扣减关税,来换取贸易伙伴同意对美有利的贸易条件,如此一加一减之下,美国的关税倒是回到了原点,而其他国家则是被迫作出了让步。
不过,当特朗普将这一套用在中国身上时,美方却发现情况相反。在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推行高额关税后,中方以管制稀土出口作为反制。不管是日内瓦会谈,还是伦敦会谈,中方并没有收回稀土出口管制,只是暂时批准对美出口。这种情况下,在中美博弈中,美方反而陷入了被动。简而言之,只要中方手握“稀土牌”,美方就不敢在经贸问题上胡作非为。